任玲荣获拾遗传承“杨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在太极拳的世界里,每一位传承者都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使命。近期,任玲荣女士凭借其在杨式太极拳领域的卓越贡献,荣获拾遗传承“杨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这不仅是对她个人多年来钻研和推广太极拳的高度认可,也为海淀区的太极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任玲荣,1963年1月出生,在海淀区的太极拳圈子里可谓是家喻户晓。她身兼数职,不仅是北京海淀区太极拳协会副会长、副秘书长,还担任着海太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太极拳站站长以及北太平庄街道师范大学社区太极拳队队长。多年来,她在不同岗位上积极推动太极拳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太极拳的魅力。
任玲荣与太极拳的缘分始于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杨式太极拳,被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从此,她踏上了太极拳的学习之路,这一坚持就是许多年。在学习过程中,任玲荣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天赋。她四处拜访名师,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自己的太极拳技艺。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她都坚持练习,从不间断。通过长期的刻苦钻研和实践,她对杨式太极拳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提升自身技艺的同时,任玲荣还积极投身于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承工作。作为海淀区太极拳协会的重要成员,她参与组织了众多太极拳活动。每年,协会都会举办各类太极拳培训班,任玲荣总是亲自授课,耐心地为学员们讲解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文化内涵。从基础的拳架练习到深层次的内功心法,她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在她的指导下,许多学员从对太极拳一无所知,逐渐成长为能够熟练掌握太极拳技艺的爱好者,其中一些人还在各类太极拳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此外,任玲荣还致力于将太极拳推广到社区和学校。她所带领的北太平庄街道师范大学社区太极拳队,经常在社区内组织表演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还让更多人了解到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益处。许多居民在观看了太极拳队的表演后,纷纷加入到学习太极拳的行列中来。在学校方面,任玲荣作为海太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太极拳站站长,积极推动太极拳在校园内的开展。她组织了多场太极拳讲座和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还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任玲荣的努力和付出在赛场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2024年,她参加了海淀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展示大赛。在比赛中,她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技艺和沉稳的表现,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了优秀奖。这次获奖不仅是对她个人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她所代表的海淀区太极拳运动发展成果的认可。
如今获此殊荣,对任玲荣来说意义非凡。这一称号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它意味着任玲荣将在杨式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道路上承担起更重要的角色。对此,任玲荣表示:“获得这个称号,我深感荣幸,同时也觉得责任重大。杨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瑰宝,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在未来的日子里,任玲荣计划进一步加大太极拳的推广力度。她打算在海淀区的更多社区和学校开展太极拳课程,培养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同时,她还希望能够组织更多的太极拳交流活动,提升海淀区太极拳的整体水平。此外,任玲荣还考虑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太极拳知识和教学视频,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学习的人也能够受益。
任玲荣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事业。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太极拳的热爱和执着,为海淀区乃至整个太极拳领域树立了榜样。相信在她的带领下,海淀区的太极拳运动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杨式太极拳也将在更多人的传承和推广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